第126章 祠堂事 (第1/2页)

加入书签

说完招工的事,陈书记给了杭村长一个眼神,后者懂了马上站起来说家里还有事得先走一步,你们慢慢吃,于是众人又把他客气的送到大门外才回来继续。

走了外人就剩下姓陈的和姓陈的家属,那肯定再聊一聊有关陈家的事,陈书记名叫陈志超,他呡口酒吃了口肉圆子,缓缓才开口。

“二哥,四哥,我们和德封老祖宗商量了,就在村子马路边那块废弃的鱼塘重新填土修祠堂,必高必黄俩太爷爷也同意了,其他人更没有意见,钱也筹了六十多万,就等一开春地上化冻就开工。我和尚仁大爷碰了一下,还是觉得以‘黄海陈氏老年活动中心’的名义申报,反正一边建一边报,能赶在明年清明节前完工就行,工期比较紧,今年过年比往年早,二月份和三月份就两个月,还是要找有经验的工程队,那样才能不耽误来年的清明祭祖。”

陈氏黄海这一脉最早要追溯到明初洪武年间从江南吴郡阊门迁徙到扬州府宝应县射阳湖一带,后历经明清两代随着子孙繁衍先后向东向北继续扩散,有一支迁徙到黄海串河一带安家,逐渐形成了当地的望族,从事开荒和煮盐等行当,民国后许多后代远迁外地,京城和江南最多。为了家族人员便于识别辈分,一开始祖宗们就给后人起好了字辈,到了当下主流是“德必昌尚志友”六服,目前在家族里说的上话的最高辈分就是志超书记口中的“德封”,该叫老祖。那个“尚仁”在刘庄当过上副镇长退的休,也在家族里颇有声望,这件事肯定要征求一下他老人家的意见。这里的称呼都是按照志超自己的实际叫法,农村还流行从最晚辈那尊叫,按照陈友明的辈分那“尚仁”就得改为大爷爷,昌字辈顺延抬高到老太爷,必高必黄升级到老祖,德封那就没法叫了,这里俗称“老王王”了。

罗玉婷上回就说过自己的工程队可以来试试水练练兵,但是这是人家家族的事不必插嘴,只好埋头吃饭听听就行。

陈志忠如今身份也不一样了,既是村里的名誉村长,又是“陈氏祠堂修建筹委会”的常委,志超前来和陈家兄弟商议一番也是合情合理,关键大家都听闻小陈主任手上有一支建筑队,如果能协调过来突击,那不是两全其美吗?对的,肯定不会偷工减料更不会狮子大张口,尚仁大爷还摇头晃脑曰,“这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嗯,我和诗一首聊表心意,‘东风一来百花开,开春一扫残冰块,正是陈氏兴旺时,怎叫老朽不解怀!’妙哉善哉!”

当时必黄太爷一脸不屑,“我说你这么文绉绉的,干嘛啊?欺负我们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返回顶部↑

上一章 书页/目录 下一页

言情小说相关阅读: 和小贵人灵魂互换,太子差点侍寝 穿越七零,我被老公捧上天 八零:锦鲤娇妻逆袭后带崽暴富了 赛博修仙:我的机甲火爆星际 重生京圈太子爷,问鼎权财巅峰 一家三口穿年代,不做圣母不扶贫 大师姐,师兄又捡了个野男人 太爽了!庶女穿越! 贪官爹,白莲娘,搬空王府去流放 四合院:开局霸气镇压秦淮茹 人在远东成家立业 重生1983,从被迫娶媳妇说起 综影视之穿越从知否开始 东北冻梨穿六零,上山进厂一把抓 反派炮灰死遁后,男主悔不当初 八零:病弱知青在乡下养崽开摆 废土之上,我靠拾荒在安全区买房 综清穿:下岗咸鱼再就业 重生1990之隐形富豪 枝上梨花